俄国远东,我们通常称之为“外东北”。那么,为什么叫外东北呢?因为这片区域,原本就是东北的一部分。直到1860年领航优配,沙俄通过一系列手段将这片土地从清朝手中割走,才成为了今天所谓的外东北。自此,这片土地便成了远离东北的区域,因此有了“外东北”这一名称。
实际上,1860年之前,外东北是东北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。但当时的清朝对这片土地实施了封禁政策,持续了大约200年。由于封锁的原因,外东北几乎没有外来人口定居,只有当地的少数民族,如达斡尔人、索伦人、鄂伦春人等,生活在这片土地上。这个现象,实际上为沙俄的入侵提供了方便。外界几乎无人居住,这就使得沙俄把这里看作与西伯利亚类似的无人区,进而悍然发动了入侵。
1858年到1860年间,沙俄在东方的扩张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。通过《瑷珲条约》和《中俄北京条约》,他们成功获得了外东北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这一时期的沙俄,几乎占领了这片广袤的土地,而之后在1864年,沙俄又通过《勘分西北界约记》,将清朝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收入囊中。
展开剩余81%这一系列的收获使得沙俄在短短几年内增加了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虽然在1867年,沙俄将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美国,这一举动看似是失去了一个巨大资源。然而领航优配,实际上,沙俄的战略眼光远远超出了这一交易的表面。因为在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的失败,阿拉斯加实际上早已沦为英国在加拿大的一个潜在目标。与其被英国占领,不如通过出售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。更重要的是,沙俄在失去阿拉斯加的同时,获得了更具发展潜力的土地。
外东北不仅土地广袤、资源丰富,而且拥有紧邻黑龙江的战略位置,这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。根据专家的预测,如果开发得当,外东北的粮食产量甚至能够养活1.5亿人。如此潜力巨大的地区,未来无疑将成为沙俄甚至后来的俄罗斯的重要战略后院。
此外,外西北的地理位置同样极具优势。这里有广阔的草原,而在乾隆帝时期,哈萨克汗国的部分牧民曾被允许进入外西北放牧。无论与阿拉斯加相比,外东北或外西北的土地都要显得更为富饶。沙俄通过这种方式,一方面确保了战略利益,另一方面也稳固了其在亚洲的扩张。
更关键的是,外东北与外西北的战略位置举足轻重。如果沙俄想要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或新疆,外东北和外西北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桥头堡。彼得大帝时期,沙俄已经开始有了入侵黑龙江流域的计划,但由于当时的战略重心主要放在西方,未能成行。1860年后,沙俄终于占领了外东北的大部分区域,接近了黑龙江流域,但依然只占据了黑龙江的半条河,另一半仍在清朝控制之中。显然,沙俄并不满足于仅占一部分,吞并整个黑龙江流域成为其野心的关键一步。
因此,外东北的战略意义愈加明显。这片土地拥有超过千公里的边界,几乎每一寸都是俄军南下的突破口。沙俄在1864年成功占领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后,依旧未曾满足。1871年,沙俄再次发起入侵,最终占领了伊犁。伊犁地区被占领长达十年,直到《伊犁条约》的签订,沙俄才归还了一部分领土,然而依旧割走了7万多平方公里的外西北土地。可以说领航优配,沙俄占领外西北,不仅为其后来的扩张打下了基础,也为获得这片土地的战略地位奠定了根基。
到了19世纪末,沙俄又提出了“黄俄计划”,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将整个长城以北的区域纳入沙俄的势力范围。这样,东北、蒙古、新疆的大部分地区,都成了沙俄的目标。除了外东北,外西北的战略价值也变得极为突出。沙俄若想进军新疆,外西北就成了其天然的战略支点。
随着苏联的解体,外西北的领土划归了中亚各国,这对于我国西北的安全无疑是有益的。毕竟,中亚各国并不足以构成直接威胁。然而,尽管如此,外东北依旧牢牢掌握在俄罗斯手中。相比于外西北,外东北的战略位置显得更加重要。这里不仅资源丰富,且拥有漫长的海岸线,这对沙俄和后来的俄罗斯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。事实上,1860年之前,吉林地区的海岸线曾是全国最长的省份之一。然而,沙俄通过割占这些海岸线,间接地将吉林从一个沿海省份变成了内陆省份。
其中,海参崴无疑是外东北最璀璨的明珠。它不仅是俄国在远东的主要港口城市,也是俄国太平洋舰队的海军基地。对俄罗斯而言,海参崴的战略价值不可替代,故而他们不会轻易放手。
为了加速外东北地区的开发,沙俄曾推出过一系列移民政策。最初,他们承诺给移民提供土地,并且在前20年免税。然而,这样的诱惑并未吸引大量移民前来。最终,沙俄采取了另一种方法——将大量囚犯流放到外东北,经过一段时间,这些囚犯逐渐与当地融为一体,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居民。
苏联时期,远东地区得到了大量的政府补贴,同时建设了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,使得这一地区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。然而,随着苏联的解体,俄罗斯再也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远东的发展。这导致了远东地区大量人口的流失。从1991年远东地区人口820万,到2000年减少至720万,再到2010年仅剩下629万,几乎每十年就减少100万人左右。这些离开的,多数是年轻人,他们选择前往莫斯科等大城市寻找更好的机会。
回顾历史,清朝丧失外东北的原因,归结起来就是从康熙帝时期开始,清朝实施的封禁政策。由于当地缺乏足够的开发和移民,沙俄便趁机入侵,认为这里无人主张,便轻松占领。即使沙俄早在1689年与清朝签订了《尼布楚条约》,明确规定了两国的边界,但随着清朝的衰弱,沙俄依然无视条约,继续扩张。这样的情况也促使外东北变成了沙俄的囊中之物。
而如今,随着人们的迁移,外东北是否会再度成为人口稀少的地区领航优配,是否会像清朝时期那样重新面临被外力侵占的风险呢?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发布于:天津市九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